在职人员
教授/研究员
何建军
发布时间:2019-04-17     浏览次数:
 

何建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100875
 

E-mail:hejianjun@bnu.edu.cn


 

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与核物理博士学位,2002-200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JSPS)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8-2016年受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做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核天体物理研究组组长。领导科研团队获研究所年度最高奖—“年度突出成果奖”,个人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16-2019年受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光学天文部/核天体物理研究团组负责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19年4月以“领军人才”身份受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二级)。现主持“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重大项目课题,以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

 

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科学研究价值:

天体核过程决定了宇宙及恒星中能量产生和元素合成,它不仅直接影响原初宇宙大爆炸及此后的宇宙元素演化、控制恒星的形成及演化,而且导致新星、X射线暴、超新星和伽玛暴等极端天体现象的发生。人类要探索宇宙的奥秘就离不开核物理知识和方法。微观世界的核物理与宏观世界的天体物理自然融合形成了前沿交叉学科-核天体物理。核天体物理的主要目标是应用核物理知识来阐释:宇宙中元素起源及演化,恒星中核过程能量产生及其对恒星结构和演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天体物理现象的产生机制等科学问题。美国物理和天文学会将“从铁到铀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列为本世纪待解决的11个重大物理问题之一。由于相关核物理输入和天体物理模型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重要科学问题尚待解决。

 

团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依托国内外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开展天体环境中的关键核过程研究。

1)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覆盖岩层厚达2400多米,居世界之首。它能够极大地降低宇宙射线造成的干扰,提供本底极低的测量环境。目前,本人是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基于锦屏深地实验室的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课题负责人。目前,我们计划在锦屏深地开展一系列关键核天体物理反应的直接测量工作。

2)对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1.7 MV串列加速器进行升级改造,建设相应的实验装置作为团队的重要科研基地,并开展相关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提升该装置的影响力。

3)拟在上海光源激光电子伽玛光源研究装置上开展关键天体物理光核反应研究。该类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

4)拟利用东莞散裂中子源装置以及中科院近物所惠州的HIAF大科学装置开展关键天体核过程研究。

实现关键实验装置和实验技术上的突破,搭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集聚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为人类探索宇宙重元素的起源和演化做出重要贡献。

 

在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